当前位置:首页 > 体系认证 > 两化融合 >

两化融合标准应定位为“管理体系标准”的三点意见

一、管理体系类标准是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标准中影响广泛、子类丰富、格式统一的一大类别。两化融合系列标准跻身于这个类别之中,有利于借势得到更好的推广和落实。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管理、体系和管理体系给出了如下基础性的、通用的定义:

 

管理:是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体系: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以上管理和体系的定义可见《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而管理体系则由《ISO/IEC导则 第1部分(2013)》(下文简称《导则》)的附件部分(SL)给出,更是供所有管理体系标准引用的通用术语和核心定义之一。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正在运营的组织都天然地具备一套管理体系,无论其简单或复杂,初级或高效,隐性还是显性,终归都能符合上文给出的定义。这个管理体系是个一揽子的、包含所有管理活动的系统,如果按要素和过程的作用对象不同对其管理活动分门归类,则可以从中识别出一个个更为聚焦的分系统(或称分体系),本文要谈的正是这个层面的管理体系,以最为耳熟能详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为例:“管理体系中关于质量的部分”(引自《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可以说,采用标准化的方式规范管理活动,是管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管理体系标准得以面世,它们包括: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系列标准)、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0系列标准)——以上被大家约定俗成地称为老三标,以及后来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0系列标准)、能源管理体系(ISO50000系列标准)、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ISO28000系列标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系列标准)等。打个比方来说,一套天然的管理体系犹如自然光,而这一个个作用对象不同的分体系就像是从其间分解出来的光谱。分解的细度可大可小,但所有分体系有机地会聚起来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除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际电工委员会)不断致力于制定更丰富、完善、实用的管理体系标准以外,其他国际或地方组织也在进行着同样的工作,比如,ISO45000系列标准早期源起于国际劳工组织(ILO)从事的人文关怀和劳动保障工作,而ISO27000系列标准最早是英国标准协会(BSI)牵头开发的。

 

眼下,还有诸多各类标准宣称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管理体系标准并行、兼容、及至寻求被正式纳入,比如,社会责任国际(SAI)主推的SA8000标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主推的HACCP标准((食品生产的)危害分析和临界点控制),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等。

 

上述所有ISO/IEC管理体系标准——以及宣称与之兼容的其它标准——都遵循《ISO/IEC 导则》的要求,基于同样的通用术语、核心定义、高阶结构;此外从管理学角度来看,统一的基本原则和互洽的内在逻辑促成它们很方便地聚合成为适用于组织多方面需求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

 

去年5月,一个积极的进展是,《工业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评估——第一部分:总则和框架》(ISO 22549-1)已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提案投票。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越发应该抓住时机,找准位置,因势利导,争取让两化融合系列标准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业已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中占一席之地,这样有利于它未来在组织内部的适用,与不同国际标准化机构或其他国家的标准化负责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在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推广。

 

这便首先呼应了我们的工作目标中对“广度”的要求。

 

二、在系统化的内容延伸方面,两化融合系列标准可以通过对标质量管理体系一族,借鉴现有成功经验,达成我们的工作目标中对“深度”的要求。

 

首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GB/T23001)无论从框架、形式还是内在精神而言,都与《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ISO9001)完美统一,息息相关。当然我们可以说两份标准都是依照《导则》编订的,关于它们的框架(PDCA循环式设置)和形式(MSS高阶架构)这里就不多谈,就其内在精神而言,第一版也就是试用版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要求》里的九大管理原则与2008版的《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遵循的八大原则几乎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除了多出一个“创新引领”——这个原则便也成了一个差异化亮点。两个标准都改版后,前者的九大管理原则未做变动,后者也仅是简化和调整了文字表述而实质不变。这种内在精神的同质化,让实施者易于理解新体系(前者),找到其在一体化管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理顺全系统各要素的关系。

 

其次,质量管理体系是一族标准,通常人们称之为9000族标准。依照国际标准化组织官网上的介绍,其“核心”标准包括基础和术语(ISO9000)、要求(ISO9001)、业绩改进指南(ISO9004)和审核指南(ISO19011)四个标准。如果将两化融合标准视作一族的话,除了2013年就成为国家标准的评估规范(GBT23020)略显另类以外,2017年一起被批准为国家标准的基础和术语(GBT23000)、要求(GBT23001)、实施指南(GBT23002),加上还是报批稿状态的评定指南,俨然又与ISO9000族的四个核心标准一一对应了。

 

基于以上两个认识,我们来讨论两化融合标准借鉴ISO9000族标准的几个可实施点。

 

1)ISO9000族除了“核心”成员,自然还有其它标准在列。可以说,除了核心标准以外,凡是由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其它标准都属于该族的支持性标准,它们也是在不断演化和丰富之中的。比如与核心标准相伴发展的《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ISO10012),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中国工业企业从粗放式发展走上标准化、精益化的过程中,就曾为贯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心人们带来了可贵的启发,它像一扇打开的窗子,让我们看到了思想方法、案例模式甚至操作工具箱。

 

按照这个思路,像ISO9000族一样,归入两化融合系列的标准,在种类上大可不一而足。它们可能涉及到管理、技术、模式、工具,只要能有效支撑起核心标准即可。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先明确两化融合标准族的核心标准有哪些,这是另文探讨的问题了。

 

2)从行业细分来说,从ISO9001出发,目前多个行业已经正式建立起了自身特有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汽车行业的ISO/TS16949、建筑行业的GBT50430、航空航天行业的AS9100/EN9100、电信行业的TL9000,等等;这些标准以正式、间接或默许的方式,得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承认和支持。

 

参照这种发展路径来为两化融合标准预先做好顶层设计,应该能收集到前行者的不少经验。

 

3)自ISO9000族标准进入中国,我国已连续多年蝉联颁发证书和获证组织总数第一,去年这两个数字已达到接近四十五万。除了量的领先,还有应用领域的突破,比如,作为一个普适于各种类型的“组织”的标准,ISO9001近些年来被应用于各级党建工作中并获得认证,这不仅反映出该族标准在中国能够入乡随俗独具特色地得到应用发挥,也有助于我国在各种相关国际对话中把握主动。同样是管理体系标准的推广与实施,以往的成绩和经验可以嫁接到发源于本土的GBT23001标准上来。

 

三、如何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两化融合标准”成为一个可被广泛接受的管理体系类标准?建议对以下几点多加关注:

 

1)标准化方法本身,是以解构、分析、量化为特色的。如前文所述,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一个自然形态的管理体系采用的是“拆”的观察思路和研究态度。好在,“拆”的方法有无限之多,而对任何事物一直“拆”下去都可以无穷尽也,所以管理体系类标准的空白地带很多,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地带还在不断出现。对我们来说,现阶段最好找准自己在当下版图中的位置,然后开疆拓土,而不要有甚至应留心绕开“统”和“合”的思想,方是最为轻捷、高效和抗干扰的路径。

 

2)前文已充分肯定了现有两化融合标准与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对标的意义,还当补充亟需重视的另一方面:未来两化融合族标准的核心标准须与现已颁布和实行的各管理体系标准之间划出清晰的边界,而且差异化的颗粒度越高,越有利于新的标准立足和凸显价值。

 

3)以开放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面向“创新”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及其顶层设计。按照学界早已达成的共识,社会化规模的“创新”涉及到类生态的复杂系统、甚至巨系统,故而该系列标准的开发工作将会比以往任何管理体系标准都更为艰巨。眼下,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最常倡导的、可用于任何活动的戴明环方法论,将两化融合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视为一个P-D-C-A式的螺旋上升过程,对当下过程进行分析策划,明确其相关要素,公布其方针和目标——这样做,易于为自己建立起一个与国际/国外标准化机构进行交流的语言体系,对外降低沟通成本,对内提高工作效率。

 

不管“两化融合”这个词是何时正式提出的,我国围绕这个概念开展的工作,往上溯源也有几十年之久了,制定相关标准正是旨在集大成,让两化融合推动工作与日常其它工作成为“1+N”而不是“N+1”的关系,让它变成一个筐,把相关事项都往里面装......三年的努力之后,回想这些教诲仍不过时,愿我们统一认识、深入研究、攻坚克难,让两化融合标准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一股动力。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互动专区
问答专区
留言反馈
问卷调查
会员之家
会员动态
会员服务
常见问题
商务合作

010-84279654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