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系认证 > 两化融合 >

两化深度融合已经进入加速期和攻坚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两化融合不断取得新进展,顶层设计逐步加强,推进体系持续完善,发展成效不断显现,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两化融合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健全组织体系,建立了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宏观指导和重大决策,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专业指导,联合工作组负责贯标落实,地方和行业负责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三是组织试点示范,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业互联网开展了一系列试点示范。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建立了中德、中美、中韩等双边对话机制,在产业、标准、园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取得初步成效。

 

(二)两化深度融合阶段性成效显著

 

一是两化深度融合水平持续提升。成功组建全国两化融合标委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累计完成9项国家标准立项和3项国际标准立项,4项国家标准发布,推动全国1万2千多家企业开展贯标,引导12万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8年9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8%和48.5%。

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培育超过50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量超过10万台套,工业大数据、工业APP、边缘采集、智能网关等成为发展热点。

三是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累计遴选了266个“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截至2018年6月,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为75.1%。

四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6月,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3.7%、24.7%、7.6%。

 

总体上看,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高、效果不断显现,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一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融合生态之争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新焦点,我国融合发展的窗口期稍纵即逝。二是服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有待加强,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仍然存在。三是制度法律环境有待完善,支持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



TAGS: 两化融合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互动专区
问答专区
留言反馈
问卷调查
会员之家
会员动态
会员服务
常见问题
商务合作

010-84279654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