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系认证 > 两化融合 >

网络化协同制造有效提升企业价值链(二)

我国成为协同制造新模式践行者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网络化协同制造进展情况?

 

在企业需求牵引和工信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网络化协同制造取得长足进展。据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离散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网络化协同制造的企业占33.7%。其中:交通装备制造业占37.1%,机械制造业占32%,纺织工业占35.5%,轻工业占32.2%,电子工业占36.9%。总体而言,我国的一些工业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和生产型服务企业积极探索,已经成为协同制造新模式的践行者。在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中探索出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路径。一是工业企业互联网转型意识强烈,部分传统工业企业紧紧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从公司战略、组织框架、业务运营等方面进行变革,从制造向服务转型,催生一批紧跟全球技术潮流、服务我国转型需要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二是信息技术企业将自身优势向制造业延伸,信息技术企业在其现有通用平台基础上,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延伸到制造业领域,通过与制造业企业保持深度合作,为融合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生产型服务企业拓展服务空间,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壮大,通过平台企业转型、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向工业领域渗透,成为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的重要力量。

 

当前我国网络化协同制造新模式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不会一蹴而就,新模式发展尚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对网络化协同制造战略的认识不足,没有将供应商、合作伙伴视为战略合作伙伴、产业链生态系统和命运共同体。貌似公正、无休止的招投标,以准时生产为名,转嫁库存和经营风险,视供应商为奴仆,这些思想不解决,协同制造就是一句空话。二是信息网络设施尚待完善,推进网络化协同制造,信息基础设施和平台是关键,网络负载、性能要求、安全保障等能力有待提升。三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影响它们参与供应链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信息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难以找到普适性的发展模式。四是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专业服务不够完善,围绕制造企业体系改造和新产品应用,如何更好将既有生产运营、管理体系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尚未形成完善的专业服务生态。五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目前在行业上下游间暂未统一,不能做到以标准为引领,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活水源认证咨询培训服务平台”或“huoshuiyuan001”



TAGS: 两化融合

热门图片

关于我们
企业简介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互动专区
问答专区
留言反馈
问卷调查
会员之家
会员动态
会员服务
常见问题
商务合作

010-84279654

关注我们